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某班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几次修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次别

时间

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第二次

19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三次

1999

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2004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五次

2018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研究结论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5次修改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材料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宪法的修改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 分析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探索。

 

(1)①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宪法的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宪法增加的主要内容是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宪法的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探索,说明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决定了对建设法治国家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对法治国家的建设的认识也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 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法治国家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体现。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宪法的修改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多次对宪法进行了修改,且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可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宪法的修改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 分析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探索。 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探索,对法治国家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真理的体现。可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 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等方面,分析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2)某学校要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校园美食文化节活动结合材料请你为该活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并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的认识。

 

查看答案

WiFi依赖无线电波传输,设备效率不高,且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提出了一种叫“LiFi”的新型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用丰富、廉价的光线来无线传输数字信息,获得了更快更安全的传输效果。飞利浦近日宣布,在房地产公司正式应用LiFi网络技术。这表明(  )

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

人们观念中的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

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人类的实践活动能突破社会条件的制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下列诗句与贺词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842日,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踏上归途“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任务,为探索和验证我国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立下汗马功劳。可见(  )

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 

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做出精确反映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