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正式在人大网上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于9月1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义审}义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②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③建设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④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匾额文化发源于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历史上曾出现“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匾额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匾额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日益被国人遗忘。为此,我们要
A.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顺应匾额文化日渐式微的历史必然性
B. 萃取匾额文化精华,以其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C. 复兴匾额文化之风,以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D. 深度挖掘和创新发展,将匾额文化活化为社会文化新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④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在全国各地开展的“道德模范在身边”话动中,各地坚持“群众评、评群众”,组织引导广大群众挖掘身边好人,推选道德典型,一批新的道德模范脱颖而出。一时间,讲述凡人善举、聆听好人故事、共话道德之美在社会上形成风尚。这一活动( )
①以道德模范的鲜活事迹,引领社会新风尚 ②从日常点滴做起,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模范
③应为人民群众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点赞 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推广“礼让斑马线”行动,全省市区公交礼让率达100%,出租车礼让率也超95%,“礼让斑马线”成为浙江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一活动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②推动市民自觉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电影《芳华》自上映以来,不仅票房形势大好,更是开拓了新的观影人群,吸引中老年人纷纷走进影院。对于观众的支持,导演冯小刚表示:“将一如既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②文艺创作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才能让艺术永葆生命力
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