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的原因( )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按规律办事就能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③正确意识直接现实改变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④意识影响人们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生态建设的行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顾客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勾出精义。这样,一本“厚”书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这种读书方法告诉我们
①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③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规律是需要人去创造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年味,是不能抑制的乡愁,是记忆中家的味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年的味道、年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涵着深深的爱。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年俗怎样演变,洋溢着的欢喜是一成不变的。小时候总觉得有好吃的东西才叫过年,长大后明白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①年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年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家庭的年味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年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年的情感来自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飘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古人教诲我们要慎独、慎微、慎初,其实身处团队最难做到的还有“慎众”。有时候,在众人脚步的裹挟下,往往会在相互映衬的善恶含混中迷失自我。怎样“慎众”?永存善念,不为众人裹挟,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内心始终有盏“良知”的明灯。这表明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往往来自于多数人的意志
②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个人的内心
③正确价值观的坚守需要排除外界的不良干扰
④团队成员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团队建设十分重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 )
①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③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
④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