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如何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如何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如何让贫困群众也能体面打工、增收奔小康? 甘肃省通过多项举措促进人民群众更高质量就业。甘肃省“提升就业质量”新举措外出打工 10 余年的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大龙村村民王永红,最近在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服装染织公司的化验室里工作,再也不必奔波劳碌,每月 5000 元的工资,食宿全包,还有涨薪空间。 政府还组织了接送,发放了交通补贴。 王永红的工作得益于福建福州同甘肃定西于 2017 年 2 月签订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两地人社部门按照强化劳务对接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稳定就业的目标,组织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截至目前,定西市人社部门已组织劳务输转近 2000 人。17 岁的李芳芳出去打工后发现,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决定回到家乡天水市清水镇报名参加脱产职业技能培训班, 等培训后再出去闯荡。 近年来,甘肃省先后出台实施了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实施计划等一整套惠民举措。 同时,该省提出了 2015 年至 2020 年全省开展各类精准培训 211.2 万人总目标。甘肃省还实施了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贫困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新成长劳动力和企业转岗职工纳入政府培训补贴范围。在村民陈为有眼里, 最理想的工作就是能就近就业,还能帮着照看家里。近年来甘肃省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创业园, 100 多家各类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周边 20 多万农户从事马铃薯种植,解决就业岗位 1800 人以上,季节性用工达 5000 多人。 2016 年以来,甘肃省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 6.7 万人,创办各类经营实体 3 万多个,创造就业岗位数 17.7 万个。

结合材料,从宏观调控或生产要素的角度论述, 提升就业质量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环节。

要求:

(1)阅读甘肃省提升就业质量新举措的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概括提升就业质量的要素,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甘肃省提升就业质量新举措的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 400 字左右。

 

答案示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提升就业质量,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保证群众有岗位.有技能,在就业中产生获得感.尊严感。提升就业质量,必须要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国家通过计划(规划)手段,制定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各项政策, 动用财政力量,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就业资源”提供给社会大众,稳定的工作岗位保证了人民群众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甘肃省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千企帮千村等项目由政府组织.协调, 集聚就业资源, 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与转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提升就业质量,必须要有熟练的工作技能。劳动者的技能与素质是劳动者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胜任就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劳动者只有凭借一定的劳动技能,才能谋求相应的就业机会,从而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生活,通过就业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获得相应的报酬,也能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甘肃省的各类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为他们就业和创业创造条件。 ) 说明:①“有效分论点”指与论题.总论点或结语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 ②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逻辑线索可以有: 宏观调控角度的逻辑线索: 提升就业质量——需要稳定的就业岗位——国家出台宏观政策——保证人民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产要素角度的逻辑线索: 提升就业质量——需要熟练的工作技能——获得培训——获得就业能力和机会——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本题以促进就业质量和增加人民收入为背景设题,考查《经济生活》中就业、宏观调控、生产要素等知识,属于探究类主观题,题目新颖,考查考查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解答本题应充分阅读材料,提取有关高质量就业的新举措:从宏观调控角度看,甘肃省建立就业规划,制定劳动力转移政策,拿出财政资金补贴外出务工人员和企业、就业机构;从生产要素角度看,实施就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和素质,迎合劳动力市场需求。 结合这些提高就业质量的新举措,从宏观调控角度的确立的逻辑线索: 提升就业质量——需要稳定的就业岗位——国家出台宏观政策——保证人民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生产要素角度的确立的逻辑线索: 提升就业质量——需要熟练的工作技能——获得培训——获得就业能力和机会——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组织写作,首先文章的开头要明确提出总论题,需要结合就业的有关知识,分析就业的意义。其次确立文章的逻辑结构,合理安排分论点,而且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各部分逻辑正确、连贯、准确;表述时应尽量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运用学科术语,同时将材料中提到的甘肃省提升就业质量的措施作为事实论据写入文章当中,注意文章的字数,尽量写到400字以上,显得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迎来发展拐点。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二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并成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智能陪伴等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

(1) 智能时代也就是工业 4.0 时代,我国工业正努力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新跨越。 结合材料, 运用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相关知识,描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简要说明理由。

对于人工智能,人们不免产生“人工智能替代了工作岗位,人们怎么办?”的担忧。但也有观点认为: 我们要改变人类与人工智能 PK 的对抗思维,树立“人机耦合” 的新思维,借助人工智能去做以前做不到、想不到的事情。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研究事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耦合, 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2)请据此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查看答案

违法建筑是城市的顽疾。 2015 9 月以来,上海市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规划工商消防安全治安环境等法律资源和行政资源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动员安置等工作,城市环境整治初见成效。这场攻坚战中政府施策的精准处在于

A.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B. 调动各部门间联合执法

C.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布局

 

查看答案

上海老城厢是一片承载申城 700 多年历史文化的区域。一些有识之士想以保护老城厢,守住上海文化之根’”为题,向政府决策部门提出科学建议。为此,他们需要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 组织听证会议,推动舆论宣传

B. 了解民主程序,明确提交方式

C. 做好研究论证,形成调研文本

 

查看答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以上这段内容的核心要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A.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赋予时代内涵

B. 要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弘扬时代先锋

C. 要作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发出时代表达

 

查看答案

2017 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增速在 3% 5%之间,进入微增长,主要是传统汽车受到了智能化技术的挑战。 无论是跨国车企,还是本土车企,都在寻求突破。中国汽车产业只有抓住发展机遇, 才能有望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实现对外资品牌的超越。 这表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在量变中适时促成质变

C. 量变后必然会引起质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