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提出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随后,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理论工作者和法学专家座谈会及相关部门的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1月,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宪法修改必须贯彻以下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对宪法进行了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中国共产党重视宪法修改的原因,并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的。

 

(1)原因: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的地位,能为党的领导提供宪法保障。②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宪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推动宪法与时俱进,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宪法修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使各种利益需求得到充分表达,使宪法修改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意愿。②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宪法修正案进行审议,使宪法修改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③中国共产党按照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中国共产党重视宪法修改的原因,并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的,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本题有两问:一是阐释中国共产党重视宪法修改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法律和宪法的地位、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二是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的,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来回答;“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2017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没有达到80%。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中国仅有华为和联想两个品牌上榜。在高端领域,发达国家牢牢掌控着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苹果手机为例,产品的研发设计在美国,核心部件来自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最后组装在中国。有人估算,一部苹果手机的总价值中,仅有1. 8%来自中国。

2017年12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国家应如何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①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②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④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真正英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什么叫“中国故事”?有学者就指出,“中国故事”是对于“世界”而言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叙事才是真正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只有在面向世界的时候,才会真正获得其应有的内涵,应当具有“世界性”。由此可见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没有对立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张维为在《中国震撼》一书中提出“良政与劣政”之说。他认为,无论是西方民主制度,还是其他什么制度,都是手段,最终的目的都必须体现在实践结果、人民满意度上;能够解决实践问题、人民认同满意,就是良政,反之就是劣政。下列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①认为民主制度在于让人民认同满意,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要求

②对“良政”与“劣政”的判断,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认为能够解决实践问题就是良政,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对社会制度的评价,说明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可以得出多个正确结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心立首先是要立正言。如司马迁引《易》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心所立之念失之毫厘,所行之路则谬以千里。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②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