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势,最后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
①既关注矛盾的普遍性,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②既发挥科学理论的作用,又重视实践
③既重视量的积累,又强调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既着眼于全局,又抓住了关键部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老年人对小时候常常饿肚子的记忆深刻,现如今回忆过往,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他们见证了祖国短短几十年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今天的变化,不用喊口号,我们每个老百姓从内必深处都有体会。从身边的生生中都有感触。”材料告诉我们
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③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④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还能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这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观众享受到了具有高品质的诗词盛宴,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们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哲学道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并指出其哲学寓意。(要求:蕴含的哲理不能重复)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主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前进的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重大理论的创新。
材料二 报告强调: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当地时间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双边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在白宫玫瑰园召开联合记者会。
习近平在会谈中就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提出重要建议,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奥巴马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这一立场不会改变。美国不支持“台独”“藏独”“疆独”,也不介入香港事务。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密切高层及各级别交往,进一步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共同致力于维护一个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使之为全球及地区和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中美双方应该如何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