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美丽、富饶乡村,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美丽、富饶乡村,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西南地区某县农村,风景秀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适合种植茶叶、烤烟、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度假产业和农业的自然基础,但受制于道路交通问题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为振兴农村,该县致力于改变交通落后状态,修建了由高速公路、县级公路、乡镇公路、村级公路构成的公路网。

路网建起来了,但最初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并无明显改善。原因是人们护路的公共意识淡漠,有的村民把自家门前的公路当成了垃圾场、晒谷场,道路坍塌了没人修,道路结冰了无人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畅、安全、卫生、美观。于是,该县推行了“路长制”改革,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路长,各种公路全面设立以党政领导为责任主体的一级路长、二级路长,负责公路管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安全巡视。同时,30000多名贫困群众应聘担任道路管护员,年收入增加6000元。

道路通畅了、安全了、漂亮了,美丽乡村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该县的乡村旅游业开始兴旺,沿公路布局的80余万亩茶叶、烤烟、蔬莱也逐步产生经济效益。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对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有了新的认识,自觉护路的意识大为增强、自觉护路行为已然多见。

(1) 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该县实行“路长制”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乡村之美是独特的,有别于城市之美,自古以来,令人向往和流连。请写出两句描写乡村自然美或人文美的中国古诗句。

 

(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并决定或影响着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道路交通问题是制约该县乡村发展的主要矛盾。“路长制”改革着眼于落实道路管护,促进了道路交通状况的全面改善,并带动了培养公共意识、合理布局产业等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①文化是经济的反映,由经济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②最初,该县群众公共意识淡漠,对道路交通的经济影响认识不足,是当地经济长期贫困落后的反映,一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来,该县众公共意识增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并将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3)描写乡村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古诗句均可。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解析】此题以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为背景材料,考查主要矛盾、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原理,分析该县实行‘路长制’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属于意义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主要矛盾”原理,属于微观考查。其次要明确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将原理与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设置有两个小问,即“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分析该县群众公共意识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别属于“概括类试题”和“影响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属于微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对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于第一小问,从“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分析即可;对于第二小问,则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进行分析即可。 第(3)问要求“乡村之美是独特的,有别于城市之美,自古以来,令人向往和流连。请写出两句描写乡村自然美或人文美的中国古诗句。”属于开放类试题。此类试题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考生只需围绕主题及相关要求任写两句中国古诗句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

材料一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正在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能。以制造业为例,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装备、新技术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主的中国制造业核心区域的应用明显加快。随着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不断被激发,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在线娱乐、共享服务等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9.6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7%;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2.4万亿元,参与提供服务者约6000万人。数字经济的背后,凸显的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

材料二有统计显示,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占比将达到22.5%。放眼全球的数字经济浪潮,能不能抓住机遇,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举。为此,德国发布“数字战略2025”,明确了德国制造转型和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思路;英国出台《数字经济战略(2015—2018)》,旨在建设数字化强国;日本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最大限度将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欧盟发布了《2015欧盟数字技能宣言》,大力培养数字技术人员。我国也在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推动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构建信息时代国家新优势。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数字经济是如何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竞争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查看答案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果将能够短期显效的需求侧改革比作“西药”,更重长远的供给侧改革则好比“中药”。推进我国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从哲学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

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把握事物及其侧面的各自特点

④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以实现理论创新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

①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点

②应让补齐民生短板统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③基本国情已根本改变,社会主义迎来质的飞跃

④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要更注重全面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与古人观天识像不同,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由此可见

①“观云识天”的规律产生于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②“观云识天” 把握了“云”和“天”之间的本质联系

③“观云识天”的认识活动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④“观云识天”手段的进步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典故表达了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思想,突破了“文明冲突论”的窠臼。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下列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蕴含哲理一致的观点是

A.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