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建产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入选世...

2017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建产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成为中国第52 处世界遗产,鼓浪屿现留存有931座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及园林,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文化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这种文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的多元性,也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并因此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一一厦门装饰风格。这一独具魅力的风格不仅在鼓浪屿起源、发展,还影响到广大东南亚沿海及更远地区,也是有机融合中外文化的标本。

(1)请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作为世界遗产的鼓浪屿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标本的原因。

(2)选用一个最准确的矛盾观原理,结合材料说明鼓浪屿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化标本是如何形成的。

 

(1)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鼓浪屿独特的文化环境的形成,得益于商贸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是鼓浪屿形成新的文化风格的重要原因。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交流融合,才能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鼓浪的文化风格有机融合了中外优秀文化。 (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鼓浪屿独特的文化风景源于既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异域风采,又坚持了当地传统文化的特色,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并且与时俱进,体现了现代人居理念。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作为世界遗产的鼓浪屿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标本的原因。据材料可知,鼓浪屿的风格形成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同时鼓浪屿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最终形成独特风格,成为文化标本。 第二问,选用一个最准确的矛盾观原理,结合材料说明鼓浪屿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化标本是如何形成的。考查矛盾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据设问可知,鼓浪屿文化独具魅力,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据材料可知,鼓浪屿文化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吸收借鉴了世界文化的成果,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所以用这个原理分析最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但在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上,经济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专家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但也有人认为,不仅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国有企业,而且国有资本也可以参股民管资本企业。面对经济学界的争议,政府的选择尤为关键。

(1)简要概述图标反映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2)有经济学家根据图表,了解到有些国有企业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得出“国企一旦没有利润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应当退出市场”的结论,请你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尚书·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日寿二日言,三日康宁,四日收好德,五日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由此可见

A. 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B. 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南自主变化的

C.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查看答案

1931年,梅赛德斯一奔驰E级轿车的鼻祖一奔驰170面市。随后,在长达60多年的时光中,梅赛德斯一奔驰E级轿车又经历了无数次的革新和颠覆性创造,最终奠定了其在全球行政级豪华座驾市场中的地位。奔驰车的发展历程表明

A. 不断创新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B. 创新必须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C. 新事物是在彻底否定旧事物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绕行》中人物的错误之处是

A. 忽视了矛盾的普遍性

B. 忽略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C. 没有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D. 违背了辩证否定的观点

 

查看答案

沙漠并不是一无是处,治理沙漠需要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内蒙古始终探索深度治沙模式、大力发展沙产业,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增强了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内蒙古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在于

①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破了现存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既认识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