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8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

2018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壮大的历史,正是星火燎原的企业家群体,顺应和推动了改革:从鲁冠球到年广久,从最早的“农村能人”到“92派”企业家,从小作坊到“出海打鱼”,在与市场交锋中,这个群体不仅赚到了第一桶金,做大了经济蛋糕,而且激荡着勤勉、勇敢、创新等精神财富,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成为最有创造力与活力的改革音符,奏响了改革史上最生动、激越的交响曲。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坚守创新者与实干家的角色,拿出更多中国创造,提供世界级品牌,在微观场景中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不管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还是化解新矛盾、顺应消费升级,新时代都在呼唤企业家的新探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企业家精神对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企业家如何承担起新时代的新探索?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就新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切合主题,朗朗上口,字数在15字左右)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经营者人才队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培养经营者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指导经营者创业创新的具体实践;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对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弘扬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提高经营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企业家要树立正确职业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经济转型的特点和规律;主动承担企业改革、创新、振兴的历史使命;服从和顾全大局,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利用新时代的有利条件,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①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耻担当不辱使命;②勇立潮头披波斩浪,创新创业铸造辉煌;③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④弘扬企业家精神,创建世界知名品牌。(评分标准:①必须突出关键词“机遇”、“使命”;②符合标语特点和字数要求;③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以“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企业家精神对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意义。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故本题着重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企业家如何承担起新时代的新探索。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限定为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故主要说明企业家应该树立正确职业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经济转型的特点和规律、主动承担企业改革、创新、振兴的历史使命、服从和顾全大局,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以及利用新时代的有利条件,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第三问要求考生就新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耻担当不辱使命或者勇立潮头披波斩浪,创新创业铸造辉煌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数字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我国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大国,发展数字经济是紧跟时代、着眼全球、立足国情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内在要求。

据统计,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占GDP比重达30.3%,对GDP的贡献达到69.9%;据预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

材料二  但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存在“转型壁垒”: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企业面临的竞争机制更加复杂,不仅要重视价格、质量,还要重视渠道、方式、手段;行业标准缺失或不统一,外部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支撑能力不足,制约着企业应用步伐;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的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转换成本高,试错成本和试错风险超出企业承受能力。

(1)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已经深入基层调研50多次,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广大城乡。总书记最牵挂的人就是普通百姓,每次调研都要进百姓家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看真贫”成了他每次出行的必备科目。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②实践是形成和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④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元旦献辞中指出:要把十九大描绘的我国未来发展30多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有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8月,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追踪到一次重要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光学对应信号。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及伴随其产生的电磁现象,意味着我国天文设备正加入国际关键天文事件的直接观测。该观测说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工具创新是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物质前提 

③科学发现不断揭示和论证世界的物质性  

④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①日益接近终极真理的正确认识 

②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新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最高表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