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
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乡村音乐”,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地区形成的采茶调基础上,吸收青阳腔、徽剧和当地民歌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不断繁荣发展。黄梅戏的形成体现了
A.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B. 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C.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第五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展在杭州开幕,影片立足现实,题材多样,为国内外观众展现了不同的社会风情和人物形象,获得广泛赞誉。微电影展的成功举办说明
A.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 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C.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D. 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希望广大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旨在强调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
②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艺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唱传统。《诗经》《楚辞》本就是歌词集,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配乐唱词,具有鲜明的音乐色彩。今天,人们以流传下来的古乐谱文献为基础,利用现代作曲技术,给古诗词重新插上音乐的翅膀,以吟唱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育。这表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丰富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③与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现代技术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①教育具有选择和传递文化的功能
②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种语言
③汉字是传承世界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有重大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