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
①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尊重
②《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③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形象生动、催人奋进。我们每个人理应读懂其中的意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去。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可以
①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关于城市道路规划的决策
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微博论坛上参与政风廉政建设的讨论
③以人民利益为重在淮北市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投出神圣一票
④拨打热线电话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校园周边安全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017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这说明
①公民具有决策权和监督权
②立法机关要坚持科学立法
③行政机关了解民意坚持民主决策
④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由于韩国乐天集团做出了有损我国国家安全的决定,我国民众自发掀起了抵制到乐天购物的浪潮。与以往出现的销毁其他国家商品的抵制行为相比,在这次抵制浪潮中,“理性爱国”成为人们的共识。爱国中的“理性”体现在
①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把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作为应尽义务
③将遵守宪法和法律作为爱国行动的根本行为准则
④维护国家利益、尊严时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谋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知识,分析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是党和国家确立自身主要任务的依据。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觉在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新时代,我们党要重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必须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一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往的机构改革强调“精简”,这次改革强调“优化协同高效”,这次改革,确保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統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让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要在2018年底前落实到位,所有地方党政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是怎样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的。
材料二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意义重大。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有效实施的前提在于宪法权威的树立。在宪法中确认宪法宣誓制度,目的正在于让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助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促使其在工作中格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加强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分析宪法宣誓制度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