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
①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②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④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印象普陀》最打动人的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限制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2年的太空好戏连台,流星雨、超级月亮、日环食……,你方唱罢我登场。对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都做出了较为精确的预测,这是因为(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人的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
A. 是否承认意识反映物质
B. 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 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