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万物皆备于我”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B适合题意;A是主观唯心主义;C、D不适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与未有这事,先有这理观点相一致的是(  )

A. 我思故我在

B.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 吾心即宇宙

D.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与中华文化的仁爱、和谐、中庸、“世界大同”和“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相融相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是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是在不同文化中谋发展,取营养,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的选择。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融相通的。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的合理性。

(3)请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了历史性交破,法治已经成为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从党的十九大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姐,再到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均表明法治中国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彰显了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新组建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坚持依法治国、依击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等。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并分析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一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新技术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遇,但稍有疏忽或懈怠,就会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形势。因此,在点赞中国科技的同时,还应保持清醒,正视我们的短板。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与成果产出尚有较大差距,推动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发现还很不够,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不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发展新科技的时代意义并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科技短板促进新技术发展。

 

查看答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68年来,新中国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创造都是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奋斗的结果。他们中有让中国“站起来”的奉献者,有让中国“富起来”的领头羊,有让中国迈向“强起来”的弄潮儿。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 

①每一个建设者的不懈奋斗必将让国家发生历史性的飞跃

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③人们以不同方式为国家创造价值,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