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
A. 世界观是一种主观情绪
B. 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下列观点与之哲学立场完全相同的是( )
A. 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赫拉克利特)
B.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叔本华)
C. “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
D. 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拉美特利)
2016年3月,我国空间科学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圆满完成3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预计年底将公布首批科学成果。由此可知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下列选项与“未有这事,先有这理”观点相一致的是( )
A. 我思故我在
B.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 吾心即宇宙
D.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与中华文化的仁爱、和谐、中庸、“世界大同”和“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相融相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是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是在不同文化中谋发展,取营养,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的选择。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融相通的。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的合理性。
(3)请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