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元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中式民居建筑,如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北方草原的蒙古包、江南水乡民居、客家围屋、吊脚楼等。在欣赏这些民居建筑时,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不同区域文化既交流融合又保持各自特色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四大名著”系列漫画由神界漫画有限公司历经8年时间,160余人共同创作推出。作品已成功授权2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发行总量逾600万册。正如其董事长讲的,画风、内容要有自己的特点,在差异化竞争下具有文化自信,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这说明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②文化自信是文化国际化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 ④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015年7月14日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阅读率为58.1%,超越传统纸质阅读率。“互联网+”己经改变了中国人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方式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极大地促进了 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方便、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①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②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③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④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发掘本民族优秀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这些年,我们把月饼奢侈化、土豪化、功利化,庸俗化了,把我们的月饼变质了、变馊了、变味了,这实际上是把我们传统的美好的东西丢失了,同时把一些功利主义的庸俗的东西偷换到月饼里面去了,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别小看这小小一块变味的月饼,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中秋。这告诉我们(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