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以下是几位同学谈节目火爆原因:
同学一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的篇章,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油然地生长出民族自豪感。
同学二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同学三参加诗词大会的100余位选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独臂女孩张超凡,修车大爷王海军,抗癌农民白茹云,北大工科博士陈更,拥有古典气质的夺冠才女武亦姝……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心中的恬淡、宁静,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为何倍受追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维护文化安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此,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表明,对待传统戏曲艺术,正确的态度是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文)2018年9月27日,“中国梦·大国工匠”公益大讲堂全国巡讲活动走进湖北咸宁,多名全国劳动模范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1000多名师生共话“中国梦·劳动美与青年成长”。“大国工匠”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演绎着注重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下列对“工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③立足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题文)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而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以灵感,但用传统“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效果,屠呦呦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这表明()
A. 从《肘后备急方》获取灵感——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B. “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效果——对落后文化要自觉加以改造
C. 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 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