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高质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018年我国着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的力度,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稳妥推进降杠杆,降低资产负债率;继续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改造传统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大力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激发市场活力,应当树立“国民共进”的观念,既不是国企侵蚀民企,也不是国资让利民资,必须抛弃一方“进”、另一方要“退”的“零和思维”,共同奏响时代和声。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所采取的举措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并阐释“国民共进”观念的正确性。

 

(1)作用:①淘汰落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优势国有企业的实力。②通过战略性重组,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正确性:①“国民共进”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国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作用,“民进”则有利于发挥民营企业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③国企和民企作为平等市场主体,只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加快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 此题考查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所采取的举措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并阐释“国民共进”观念的正确性。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从设问的指向性看,此题一共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说明国家所采取的举措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属于说明类的主观试题;第二小问要求阐释“国民共进”观念的正确性,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以围绕以下角度作答。作用:淘汰落后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优势国有企业的实力;通过战略性重组,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正确性:“国民共进”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作用,“民进”则有利于发挥民营企业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企和民企作为平等市场主体,只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加快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真正英雄

③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经过近40年大变革大发展,我国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速度与质量的权衡、活力与有序的把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长远发展,不断把改革引向纵深。材料告诉我们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具体的、历史发展着的

②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相互转化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针对西方民主的“普世性”陷阱,著名学者张维为在《中国震撼》一书中提出,无论是西方民主制度’还是其他什么制度,都是手段,最终的目的都必须体现在实践结果、人民满意度上;能够解决实践问题、人民认同满意,就是良政,反之就是劣政。下列对此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①对社会制度的评价,说明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可以得出多个正确的结论

②认为民主制度在于让人民认同满意,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要求

③对良政与劣政的判断,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认为良政应该解决实践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心立”首先是要立“正言”。如司马迁引《易》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心所立之念“失之毫厘”,所行之路则“谬以千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③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11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上述举措

①旨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

③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