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东北抗联题材的歌剧,1950年在哈尔滨首演,剧中经典唱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传唱了大半个世纪。今天,复排后的歌剧重新创编了音乐形式,增加了舞蹈元素,使人物塑造更加丰满。之所以进行旧剧新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儒、道文化有着历史渊源,是对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要因时而变
②儒、道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仍有较大的影响
③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8·自贡一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西周大臣召公最先提出并倡导的敬德保民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党和政府批判继承了这一思想。下列说法与“敬德保民”思想一致的是( )
①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②共享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③培育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
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四川省乐山市期末)“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 )
①要学会尊重,全部继承 ②要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③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宋徽宗的《荚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将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幅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这主要说明
A.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B. 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 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