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
A.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 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时间去哪里?能否找到它。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承认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③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A. 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要把握事物真实的联系
D. 要树立创新意识
2016年1月中旬,有多股弱冷空气入侵我国,华北、东北、黄淮等地的气温由显著偏高转为偏低。冷空气入侵,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天气明显减少这表明
①人们对天气的预测源自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②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
③人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把握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势
④客观条件的改变是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四十年前,有一句谚语叫“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劝农民开春的时候一定要晚耕种。现在,农业专家们却劝农民早耕种,“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这一早一晚的变化
①根源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②体现了人们对气候和耕种关系的认识永无止境
③启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原来的耕种规律随着气候变化发生了改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