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迎来一位特殊选手——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王峰。最终,机器人凭借在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3:2险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百度大脑”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与人拥有同样形式的智能
②“百度大脑”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
③“百度大脑”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④“百度大脑”的胜利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以侧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人的认识源自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问,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
A.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 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