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时代

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关知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成果。

 

材料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们要坚持、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和不断发展这一思想。

(2)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应怎样正确对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随着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丰富和发展。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每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并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了指导思想的正确性。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每个时期的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并推动我国的实践顺利进行。 (2)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 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坚持和学习这一思想。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我们要做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 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决定认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方面分析说明。 (2)怎样正确对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生可从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做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不断变化的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障。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上展建筑的宪法必须随着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必须顺应国情、顺应实际、順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紧隨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而不断修改完善。以国家根本法的方式,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凝聚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中,凝聚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奋斗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二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大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以下简称《机构改革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从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待变了,因此,政府机构改革要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完成新时代的任务,履行新时代的职责。这次《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国务院机构与党的机构、军队机构、群众团体机构的设置统筹考虑,本轮机构调整方案公布后,按照整体的策略,首先会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实施,待上面的改革基本完成后,再在地市、县、乡镇等层面全面推开。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基本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弘扬“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军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查看答案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是因为实践是

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③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④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量子纠缠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它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它粒子。爱因斯坦不相信存在“遥远地点间的诡异互动”,他认为量子力学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是不完备的;而量子力学的另一位创始人玻尔认为量子力学没有问题,这种奇异现象是存在的,量子力学就这样在争论中发展起来。这启示我们

①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③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要崇尚权威、追求真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83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和新召唤。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我国宪法的修改表明

①认识活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

③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没有严格的界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