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多万人。《“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数至将达到2000万,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超过35%。我国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用意在于
①培养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
②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③扩充农民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④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国范围将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若用D、D′和L、 L′分别表示该方案实施前后石化汽油的需求曲线和粮食库存的变化曲线,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该方案实施后引起相关变化的图示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改革牵动着千家万户,更是改变育人模式、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一个关键点。经过持续三年的有力推动,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浙江两地,在高考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了突破,如选考和选学等。2018年,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继续有序铺开。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争议。部分学校的校长颇有微词,有些家长也存在不同声音,学生们见解也不一样。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分析高考改革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争议的原因。
(2)请你结合实际谈谈选考和选学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 重要成果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
改革开放时期 |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新时代 | 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关知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成果。
材料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们要坚持、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和不断发展这一思想。
(2)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应怎样正确对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障。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上展建筑的宪法必须随着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必须顺应国情、顺应实际、順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紧隨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而不断修改完善。以国家根本法的方式,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凝聚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中,凝聚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奋斗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二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大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以下简称《机构改革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从过去的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待变了,因此,政府机构改革要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完成新时代的任务,履行新时代的职责。这次《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国务院机构与党的机构、军队机构、群众团体机构的设置统筹考虑,本轮机构调整方案公布后,按照整体的策略,首先会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实施,待上面的改革基本完成后,再在地市、县、乡镇等层面全面推开。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基本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弘扬“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军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