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出现不少刚建了又拆的“败家子工程”,其根源在于“拍脑袋”决策,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或喜好,不调查,不研究,给工作带来重大失误。这种“拍脑袋”决策属于
A. 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B. 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唯心主义观点
C. 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
D. 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可知论观点
哲学应该成为科学进步的“助产士”,这一观点反映出哲学
A. 是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B. 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C. 是全部科学之科学
D. 是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一般结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指的是
A.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农村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传统文化的遗存不仅包括文物,还包括能够保存乡村记忆的一些古老建筑,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等,还包括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如马车、水磨、犁铧等;还包括一些生活用具,如马灯、风箱、轱辘、碾盘、拴马桩等。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寄托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
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生活的舒适便捷、村容村貌的整洁,不太重视对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导致一些老牌坊和戏楼被拆除或遗弃、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无人继承或消失、一些传统的庙会因人口的减少而气氛冷清。乡村文化的各种遗存流失现象亟待加强保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既急迫又必要。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结合材料,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中共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该建议和该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增加五条,分别作为第一百二十三条至第一百二十七条。其中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将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共产党、全国人大和国家监察委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