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经过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在高寒荒漠建成了可绕赤道12圈的世界上最大人工林,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并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
①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彰显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③植根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1月4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的行为被写入刑法,情节严重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此举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决定力量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就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事件,网民纷纷表示,我们愿意通过外交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也珍视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但界线即是底线,在涉及领土主权问题上,我们绝不让步,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网民的言行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胸怀与气度 ②表明民族精神是国家综合国力重要基础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综合素质 ④反映了网民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创作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大型演出,譬如云南的《云南印象》、广西的《刘三姐印象》、陕西的<长恨歌》、浙江的《宋城千古情》、四川的《藏谜》、山西的《又见平遥》、黑龙江的《冰秀》、 内蒙古的《千古马颂>。这些演出
①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程度 ②能反映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同样是写梅,有“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的雅士之梅的丰姿;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寒士之梅的品质;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战士之梅的傲骨,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这些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梅花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相应内涵,成为脱离物质载体的精神标识
③“梅”的高洁坚强品格,与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相得益彰
④发扬“梅”文化健康向上的感染力,有利于鼓舞人们追求高尚道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材料一:近日在黄山市“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歙砚传承人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开展了歙砚传统技艺大赛,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领略到歙砚的石质之美,赞叹于制砚传承人的艺术构思和高超技艺。非遗不是文物,而在现代社会被活态传承着,承接于前人、展示于当代、流传于后世。从徽墨到歙砚,从徽菜到徽戏,从砖雕到木雕,黄山市倡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充分调动当代社会的创意、创新、创业,找到能与过去关联的器物、味道和情感,全方位激活徽州文化、唤醒乡愁。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路海燕这样阐释:“这样推动文物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努力实现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良性循环,让珍贵的徽州文化留下来、活起来。”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如何实现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