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
①应弘扬和培育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
③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鉴
④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我们要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要
①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以汲取世界文化为主,滋养传统文化
③结合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正确取舍,与时俱进
④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一改传统煽情的模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通过欣赏这一节目,观众深深感受到优秀文化独特的魅力。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能够丰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我国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要求我们
①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
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④努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引用中国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①要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形式
②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
④要发挥中华文华在世界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