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在的汉字由其发展而来。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②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汉字“雷”、“雪”、“霜””三个字在辞义上都与“雨”有关,而“咖、啡、啤”等口旁的字,则是汉语从西方语言中吸收的音译词。这表明
A. 中华民族有很强的造字能力
B. 汉字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C. 汉字是从西方语言中进化而来的
D. 中华文化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宪法修改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十三届全圈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说明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3)请就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4日正式公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已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三农问题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材料二 四川成都郫都区战旗村曾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滞后,各种陈规陋习盛行。为改变这一现状,战旗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办国学课堂、创新“村+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服务形式、开展“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根据本村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打造村、企、农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圏,引进“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等新业态,打造观光旅游农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亿元,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大力治理面源污染,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建成生态湿地,从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如今的战旗村“蝶变”成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范本。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并就如何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2)培育文明乡风能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动力。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8年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克隆猴主要用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同时减少实验室对圈养猴子的依赖。中国攻克这一世界难题过程表明
①科学研究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②对克隆灵长类动物原理已有终极理解
③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的目的和归宿
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将在生产一线辛勤工作的人民群众的鲜活故事有层次地展现,充分利用影像表达的优势,在给观众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共鸣的同时,完成了大国崛起、中华复兴等带有鲜明政治教育功能的主旋律表达,产生了超乎预期的传播效果。这表明
①采取与大众共鸣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实现宣传功能
②借助于市场的力量,主旋律作品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③契合民众美好生活需求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力量和自信
④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作品,才能实现叫座与叫好双丰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