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表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节选自《十九大报告》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来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为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对如何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提出两点建议。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要求。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状况,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文化,才能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在限定的知识范围内,如果从其它知识点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⑥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⑦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限定的知识范围内,如果从其它知识点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如果从“文化传僠的途径或手段”等角度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背景,从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考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可考虑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表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可考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来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可考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考虑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考虑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表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可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可考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3)问为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对如何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提出两点建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传播中华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一: 2017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中国一一中东欧国家经簧论坛开幕式上强调,“16+1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要把这种渊源继承下去,要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率先,中东欧落地。加快推进匈赛铁路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促进中欧班列持续健康发展。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共建一批经贸合作区,打造融合度更深、带动力更强,受益面更广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

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自贫试验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上海自贸武验区在制度创新上主动对接最高标准,率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负面清单制度,将限制措施从190项缩减到95项,在法治理念上,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后监管。在营商环境上,探索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实施内外资一视同仁的监管糢式。

(1)概况材料中“16+i合作”的优势与领域,并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16+1合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知识,说明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如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的。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要树立创新意识

②上述观点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不存在斗争

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⑩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既抓改革方案协同,又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各个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改革之所以要发挥协同效应,是因为

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实现质的飞跃

④系统具有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髙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表明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网络技术一出现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朝着网络与电磁融合的方向迈进,创造出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一一网络电磁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物理空间。对此,从唯物论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网络电磁空间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物质

②网络电磁空间真正统一于它的物质性

③网络电磁空间的产生说明了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网络电磁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