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不知不觉,2017年翻篇了。在过去的一年里,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疯狂“打call”、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成功霸占我们的生活。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C. 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
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有时候在灾难面前的人类微不足道,而抗灾时候的人类又不容小觑。人们常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 “天灾不由人”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抗灾不由天”夸大了人的意识能动作用
C. 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D. 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夸大了人和自然的对立,而看不到两者的统一
2017年一部《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该剧反映了社会生活中诸如反腐、拆迁、啃老等热点问题,基于生活原型塑造了达康书记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借助侯亮平这一生活中少有的完美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英雄情结和社会理想。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该剧的创作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辅相成
②该剧的创作体现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该剧中侯亮平这一虚构的形象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该剧中侯亮平这一虚构的形象源于作者的社会理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撸起袖子加油干”,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结合材料,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学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深化改革,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这既是我们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共识,也是我们今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不安于现状,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地抓落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事业的发展必将实现“上档升级”。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