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安徽既是中部内陆,又是开放前沿,今天的安徽,沿江通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已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中,历史性的站在最前沿。
优化营商环境,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安徽营商环境竞争指数为7.37,评价等级为良好。目前,已有7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了121家企业。
融入国家战略,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目前安徽在海外胜利的企业已有700多家。2016年,皖企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27家,同比增长I3%。海螺水泥、中鼎股份、省外经建、安徽建工、奇瑞汽车等逐渐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企业。
推进“优进优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安徽省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今年前2个月,高新产品出口增速较快,累计出口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材料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但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继续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过去的一年,安徽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重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徽省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国家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集中更多财力,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全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软硬件,统筹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多聚焦贫困地区;健全工作机制,在监督检查上执行高标准,把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的考核体系,加强绩效评价,强化责任追究。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举措的科学性。
(2)运用政治生活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安徽省政府在教育扶贫中是如何履职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强化战略支撑作用,陕西省制定并发布“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
材料一 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加强高铁网建设,统筹建设大西安轨道交通和关中城际铁路。支持西安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西安高新区等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推动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意航空谷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简化境外投资手续,简化企事业、科研单位人员赴丝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商务活动审批手续,放活市场。
材料二 构建科技旅游文化教育中心,搭建人文交流平台。与沿线国家建立双边、多边教育合作机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争取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落户陕西。积极落实《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打造以“汉风古韵”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举办思路沿线国家青年领袖圆桌会议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周等活动。与丝绸沿线国家建设以培养外语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践基地,依托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设立“一带一路”大数据研究中心。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陕西省这样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陕西省的举措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被赋予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年均增长率18.5%。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企业在东盟8个国家设立了26个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引入超过300家中资企业入区,已累计投资17.7亿美元,实现产值90. 2亿美元,成为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新高地。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政治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两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干”字,更需会干能干。推进行政“供给侧”改革,有必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同时还须补“三气”: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树立“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理念。扎牢制度篱笆,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行政“供给侧”改革,最终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乱作为”。
材料二: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处于亏损状态。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是国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像煤炭、钢铁、有色金属这样的竞争性行业,应当通过改革,先将企业交给市场,然后再由市场决定去留。而不是指望依靠地方政府的觉悟去解决国企的去留问题。只要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解决好了,其他所有制企业的问题就不难解决。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析说明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深化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化结构中实现转型升级、良性循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材料一 长期以来,W市税收、土地、资源、价格等政策机制侧重于鼓励工业发展,且金融、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还面临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导致该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面对经济持续下滑的现状,该市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通过简政放权,取消或下放多项行政审批项目,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市场内生活力等手段,不断优化配置服务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矫正服务业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逆境中实现了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W市市委组织专班分赴全市各地展开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市委认真听取了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深化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W市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意义,并说明该市是如何通过优化服务业生产要素配置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却寥寥无几。品牌发展严重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却供给不足。品牌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桥梁和中介,推进品牌建设,能促进经济向“高精尖”转型,可以说,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材料二 中国消费品供需面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表面看是我国居民对国产商品的信心问题,实际凸现的是政府的责任问题。我们需要反思政府出台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政府监管是不是太松了?是不是因政府越位而压缩了市场的空间,导致企业的创新动力不够?
(1)结合材料一,分析品牌建设对于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品牌建设中政府如何做到不越位、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