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①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②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新传媒助推多种风格大众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能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段话说明
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无所不能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我国传统民族节日包含家国天下的社会秩序,也包含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还涉及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艺术品类;此外,也与娱乐游艺、游山玩水的生活趣味和美食、服饰、工艺等美的追求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传统民族节日
①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表达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③引领着时代文明的新风尚 ④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诉说着一年的快乐,忘掉所有的烦恼。这说明
A. 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 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2016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 多元的魅力。
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