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题文)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

(题文)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

A. 世界是物质的    B.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 【解析】题目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四句诗的大意是: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C选项入选。A、B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错误,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运动 静止 区 别 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征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割裂二者的关系会陷入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

①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②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

③二者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A. 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 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C. 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    D. 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

 

查看答案

(题文)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 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查看答案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

A. 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查看答案

(题文)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功能和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 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 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 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