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所见皆佛”的观点都属于 ( )
A. 形而上学思想 B. 唯物主义思想
C.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 自然从来不飞跃
B. 物理不外于吾心
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 没有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B.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二者的同一性
(题文)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
A.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 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蕴含辩证法的思想
C.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_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唯心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