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依据宪法和法律,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自治权 B. 共同繁荣 C. 民族团结 D. 国家统一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党委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教育活动,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推动形成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该自治州的做法有利于
A. 使各族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B.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
C.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D.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17年8月7日,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提出,要凝聚中央和国家部委、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的智慧与力量,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西藏到2020年与全国各地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实行对口援藏
①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体现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 年以来,民族关系团结和谐,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第一和先进经验,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冶”“三千孤儿入内蒙冶”等历史佳话,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交流、大统一,有力促进了内蒙古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内蒙古自治区
①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消除了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和民族差异
③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
④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阶段我国重视民族团结的依据在于
①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和基础
④民族团结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快民族地区奔向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让各族人民真正富足,才能催生安定团结、和谐共生的政治局面。让各族人民真正富足必须 ( )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充分发挥各民族地区的特长和优势
④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机关享有自治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