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月可以随时光流逝让人们淡忘曾经走过的痕迹,然而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重要人物。
在某知名网站推出的“感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大众评选中,忧国忧民的屈原、忘却荣辱书写历史的司马迁、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苏武等历史人物榜上有名。他们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时代在变,感动不变。2017年2月8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播出,火海救人英雄王锋、耶鲁村官秦玥飞、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大国工匠李万君、好医生梁益建等道德模范人物入选。他们用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用理想和信念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社会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靠短短的数年时间,中国就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成为了网络大国,但要进一步成为网络强国,就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全国人民地一道努力。网络强国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打造网络强国,就犹如一条新的长征之路,我们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应当秉承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
材料二 “四海八荒”、“蓝瘦香菇”、“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接地气”的用语,正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的交流。有人则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
(1)结合材料一,请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回答,打造网络强国应如何秉承长征精神?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应对材料二中的现象。
(题文)为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栏目,讲述了8个“匠心筑梦”的故事。我们应该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工匠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
②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新内涵
③是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文化支撑
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所写《元日》。唐朝的“元日”就是今天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历史上“元日”还被称为元旦、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等。尽管春节名称有不同的变化,但核心内容始终没变。这说明( )
A.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延续
B.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C.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浓缩
D. 文化创新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B.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