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法不足以自行”,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对法治社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做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法治社会的合法、合格公民表现为:
①公民采取合法方式行使质询权
②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③公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坚持理性表达、有序参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了很多潜在不良的可能性。2017年1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中国法制信息网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就防范和治理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等问题提供制度保障,并向各界征求意见。公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提出意见:一是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二是以寄信的方式寄到北京市2067信箱,三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意见发到指定邮箱。这表明( )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网络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④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接收以及利用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新媒体已经成为公民行使政治参与权利的新兴渠道。构建有序的新媒体政治环境可以( )
A. 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利益
B.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提高政府公共决策的水平
C. 畅通公民表达意愿的渠道,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D. 强化公民政治参与权责意识,行使决策权管理国家事务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三感”既来自于个人需求与诉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实现这种满足 程度的制度建构,也来自于人民自主建设、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的责任感、成就感。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依据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公民有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 )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④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12月,一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言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该市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15日。这一事件说明()
A. 网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B. 要丰富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
C. 要不断提高网民政治参与的自觉性
D. 需创造条件保障网民享有政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