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
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提高了人的素养,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缔造百亿级新产业,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依据材料,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这是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的一项小调查。在调查结果中,共享单车是他们最想带回国的“礼物”。不过,看似简单的一辆自行车,其背后却应用了加固技术、轮胎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密码技术、锁定技术,等等。看来,“歪果(外国)青年”要把“礼物”带回家还真不容易,这是因为共享单车的设计制造
A. 强调系统功能就是要素功能的汇集
B. 是依靠要素数量增加达到系统优化
C. 以生产精细化决定系统功能的高低
D. 通过要素改进和系统集成实现创新
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该卫星成功发射能获取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环境及其变化信息,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支撑构建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模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震孕育发展规律。由此可见
①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事物属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人类已能把握规律,对地震作出准确预测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促进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
④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同样戴着眼镜观世界、看生活,有人越擦越亮,有人却越抹越黑,关键取决于“在路上”的态度、“在路口”的抉择。更加积极地拥抱生活、更加主动地走向明天,面对我们的歌唱,世界也一定会报之以鲜花与掌声。由此可见
①意识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向和进程
②拥有积极的态度能更好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③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还能够改造世界
④发挥意识能动性是拥有鲜花和掌声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9月13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艺作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它当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加丰厚的精神价值,肩负起引导社会审美取向、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的重任。材料说明( )
①弘扬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先进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实践发展的功能
③维护人民的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④文艺创作者要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承“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表明
①中国倡导建设一个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间进行合作的基础与动力
③中国将主导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④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