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③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
④文化传播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
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上面四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的继承。
A.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思想传统文艺
B.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C. 传统思想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习俗
D. 传统思想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文艺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②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世纪50年代古城北京改建,部分城墙和城门被陆续拆除。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曾为此流泪,抱着一块城砖对拆城墙的人说:“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梁思成之所以流泪,因为他深知文化遗产是
A. 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体现
B. 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
C. 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体现
D.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