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
①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
②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④《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8年1月选出,妇女代表、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有所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比上届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会所降低。这表明
①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针对学前教育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国家提出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的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国家提出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③体现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政府践行对人民负责的宗旨
④有利于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为佳。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南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在“互联网+”的大潮中,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同时,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体验,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互联网和“工匠精神”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促进和提升。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了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指在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大胆试验、积极探索、摸清规律、稳步前进,从实践中获得真知。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2)结合材料,用实践的观点分析说明“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的价值意义。
进入新时代,“核心素养”一词走进入们的视野,并逐步为人们所熟知。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观念的提出,回应了我国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是我国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的深刻变革,将深刻影响一代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有人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是一条规律。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评价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