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完...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完成了让世界为之惊艳的8分钟表演。“北京8分钟”的主题:2022,相约北京,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

8分钟演出中,演员“熊猫”与目前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冰屏”共同在地幕上勾勒出了龙、凤凰、中国结、扇子等多个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传统元素,同时高速铁路、中国现代化城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国桥梁、高速公路、“中国天眼”、大飞机、未来空间站等纷纷出现在“冰屏”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以前有什么”,“中国现在有什么”“将来还会有什么”,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还推出了“冬奥有我”的互动,凡在闭幕式开始前参与活动,微信头像将有机会出现在冬奥闭幕式现场。

冬奥会“北京8分钟”引起强烈反响,巴西FSB新闻社的记者说:“这8分钟是关于中国的文化的历史课。”韩国志愿者金艺琳表示:八分钟立意很出彩,“简单但富含高科技”。英国人史蒂芬·兰特尔则表示:“中国选对了‘代言人’,熊猫可爱又富有亲和力,是很好的和平友谊使者。”

(1)结合材料,说明“北京8分钟”在推动中国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人从“北京8分钟”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3)请为2022北京冬奥会设计两条宣传语。

 

(1)①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北京8分钟”利用冬奥会这个平台,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刨新发展;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北京8分钟”挖掘和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继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有利于中国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③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8分钟”利用高科披产品“冰屏”在地幕上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画面的同时,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也得以展示给全世界,很好地促进发中国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创新。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冬奥有我”的互动,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人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北l8分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最的科技成就,以及中国提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的理念等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的人感受的差异性。 (3)①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②冬奥蓝,常态蓝;③走进冬奥会,实现滑雪梦;等等。(要围绕主题,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本题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完成了让世界为之惊艳的8分钟表演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影响认识的主客观因素,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北京8分钟”在推动中国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的人从“北京8分钟”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不同的人从“北京8分钟”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影响认识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3)本题请考生为2022北京冬奥会设计两条宣传语,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注意围绕宣传北京冬奥会这一主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会议指出,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全会提出,宪法修改必须贯彻以下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成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对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实施产业扶贫要遵 照市场规律,遵照自然规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扶贫产业培育需要一个过 程,避免产业发展一哄而起,克服同质化现象,要根据当地自然禀赋、自然条件及市场状况,合理确定产 业发展方向,产业扶贫内容,做到长短结合,既考虑当前增收,更应考虑长效增收机制,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对接融合,向贫困户提供全产 业链服务.增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动能。

材料二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曾因干旱贫穷苦甲天下。该县从实际出发,经过三十多年不懈努力,使苹果产业成为其农村的优势产业,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近几年,静宁苹果发展面积已稳定在100万亩,红富士苹果占到栽培面积的98%以上,大多为晚熟品种,导致成熟期过分集中,销售期的压力过大。静宁苹果贸易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既缺乏国际竞争力,也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在静宁周边天水、陕西等苹果销售市场上屡屡出现冒用“静宁苹果”品牌的现象,静宁苹果形象受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产业扶贫为什么能增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动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从种植户和政府两个角度为静宁县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查看答案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到 2020 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 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作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已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 20 名,科技创新是关键,也 是“金钥匙”。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加速,一大批科学家发现享誉全球,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等鼓励创新的举措正不断激活科学家们的科技创新活力。

(1)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化建 议?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我国升级发展?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深入人心,并且得到了举国上下人民的热烈欢迎,作为中 学生的你,请结合人生价值观有关知识谈谈你将如何作为?

 

查看答案

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把由质检、工商和食药监 部门分段监管调整为由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这部法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修订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更严,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各个环节建立食品安全 全程追溯制度,解决了原食品安全标准不清、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不明、监管处罚制度混乱、处罚力度不 够等问题。新法通过严厉有效的监管,让不合格的产品退出市场,引导企业摒弃依靠监管漏洞获得生存空 间的侥幸心理,倒逼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的文化,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将食品安全责任转换成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 年,中国法治指数 排名为 87 名。2014 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 0.93 分位居第一,中国以 0.45 分排名 76。 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 经济理念。法治,让 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 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 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 更好的市场经济。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食品安全法实行更严的管理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提高法治指数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 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纵观 30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这些理论创新和突 破成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可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

(1)依据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自 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的 30 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 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也迅速发展。现代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绿色 的旅游模式,通常是指以田园风光、农庄农场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观光、休闲及体验式的旅游活动。

(2) 简述我国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对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中国开放取得亮眼 的成果,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间,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演变,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研发基地,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优 质的国际资本也开始与中国一道共同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增添动力。大量的中国产品、中国企业 成功地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国更是成功地融入了世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决心坚定,未来还将进一步 拓宽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筘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 开放的中国也在真诚地拥抱世界。展望未来,全面开放必将让中国在寻求自身发展和探索全球治理上迈出 新的步伐。

(3)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融入世界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