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观点,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题文)下图《鲁班“遇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科学知识
B.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C.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D.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
2016年11月2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宣告病毒圈新增1 445种RNA病毒。材料表明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一致性
③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④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文)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发展的是( )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新人出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现象,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深重的1900年,梁启超写就《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重温此名篇,仍叫人热血沸腾、力量倍增。
一个多世纪后,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激情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广大青年如何放飞青春梦想、拥有幸福人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