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管理层完成了从“调”到“控”的巨大转折,贯穿需求、供给、价格三大市场要素,楼市秩序正在重构;但“限字令”催生的市场平衡颇为脆弱,调控远未能画上句号。以下楼市新政对中国楼市产生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①实行限售政策→运用法律手段→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保持房价平稳
②推进共有产权→消除市场调节弊端→抑制投资性需求→解决房地产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③展开购租并举→发展租房市场→改变房地产市场供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④推行租售同权→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稳定市场预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曾被称作“千里松林”,后因开围放垦,掠夺采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1962年2月,国家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自此以后,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把责任举过头顶,视使命高于生命。塞罕坝的开发建设,是一部塞罕坝人自强不息、战天斗地、永不言弃的的艰苦创业史。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一代代塞罕坝人勇于探索,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闯出了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55年来,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建绿色屏障,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与自然发展的历史,二者从来都是唇齿相依,共损共荣。
(1)塞罕坝的沧桑巨变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请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学习塞罕坝精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3)请就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出两条建议。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近年来,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民主恳谈、协商等形式,对公共问题进行“一事一议”,逐渐形成了政府决策协商、工资集体协商、预算协商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居民)“三级联动”决策型民主恳谈已成为该镇进行项目决策的常规方式,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方面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党代表直通车、党员民主日等渠道开展对话型民主恳谈。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式预算,村民可以直接参与、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该镇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实践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人工智能将在公共领域呈爆炸式增长。机器人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高地。
作为东莞重点发展“4+1”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17年9月底,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已聚集了近200家相关企业。据东莞机器人内资产业协会统计,按照东莞的机器人属性分类,可分为四大类,其中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含机械手、自动化设备、AGV小车)占比达12%,低端系统集成商占比达75%,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只占10%,绝大多数依赖进口,高端的集成领域生产商仅占3%,高端集成几乎是外企的天下。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提出,东莞应打造全球性的创新网络,要善用外力。自东莞劲胜智能收购创世纪后,劲胜智能发生了逆袭,不仅国产智能化车间在劲胜智能初具雏形,而且企业扭亏为盈,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转身为智能制造商。劲胜智能制造事业部经理黄河说,如今,智能制造不仅大大提高了劲胜智能本身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其研发的智能设备和系统也大受同行的青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东莞机器人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回答该企业采取并购措施来应对的经济意义。
人类正从IT(Information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时代走向DT(Datatechnology)即数据处理技术时代。IT是以我为主,方便自我管理;而DT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了,你才会成功。由IT到DT,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也会带来技术的巨大转变。这表明
①人的思维观念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有创造性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④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的差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
A. 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永不止步
B. 只有推翻已有的真理才能获得新的认识
C.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