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九歌·国殇》中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的精神写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该诗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③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题文)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 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 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题文)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
D.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 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的是( )
A. 多样性、复杂性 B. 实用性、整体性
C. 开放性、多样性 D. 多样性、实用性
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清末以前的中医药典籍和文献近8000种,其中有中药内容的占700种。这些医药学典籍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医药实践的科学总结,是记录我国医药发展成就的标记和阶梯,这说明了中医药文化( )
A. 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B. 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 开放平和,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