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意象系统中,“柳”是--种具有特定美学意义的意象。如“羌笛何須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出现这些对“柳"的认识的原因是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一个“闹”,有声有色,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部点染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 ‘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的精妙之处在于
①规定了春天的特质与自然物的本性
②传递出大地复苏所具有的思维形象
③在对春光的描绘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④以春意盎然来充分表现红杏的特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一种空灵恬淡的意境中。这种意境
A. 源于作者头脑灵感的闪现
B. 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
C. 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D. 可以改变作者现实生活的处境
今天,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其实,我国古人很早就提过很多生态文明思想。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①天与人不相预
②畋不掩群,不取麇夭
③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④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记。但不久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记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归。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②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医将亡于药”,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很多种植者为多赚快赚,不顾中药材采摘时间和原产地的要求,甚至使用农药。中医没有合格的中药,等于外科医生没有手术刀。这表明
①中药材的种植必须遵循其生产规律
②违背规律的种植必将对中医药事业造成损害
③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改造和利用能造福人类
④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认识决定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