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提醒我们,一只木桶能储存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那块。目前,我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努力补齐贫困这块短板,这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从唯物史观上看,“补短板”
①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②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③能够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④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文)《人民日报》对热播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点评指出:“暴发户的丑态、权力寻租者的嘴脸,这部片子用艺术的演绎昭示:压倒性态势虽已形成,但反腐一刻不能放松。影视剧不止历史和穿越,直面真实、守护正义,更能引领时代价值。让我们为风清气正的中国登高疾呼,以人民的名义。”可见
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受,是影视剧创作的源泉
②影视剧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影响社会现实的变化
③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影视剧渗透的价值理念
④影视剧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对社会价值取向有导向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推动古村落旅游开发,他亲自上阵当导游,提出“赚钱的事你们干,不赚钱的事党委政府来干”;在碰到征迁难题时,他夜访农家,和群众代表促膝长谈,最终打消群众在迁祖坟、拆迁补偿方面的顾虑……廖俊波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关键要有高尚的精神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不忘初心、扎实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价值选择的根本尺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相信大家还记得这样的数学趣味游戏:1+1=1;3+4=1;4+9=1;6+18=1……怎么会这样呢?其实只要给这些数字加适当的单位,如1(里)+1(里)=1公里;3(天)+4(天)=1(周);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6(小时)+18(小时)=1(天)……结果就成立了。这意味着
A. 定势思维必定束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B. 要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善于扬弃
C. 创造性思维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事物
D. 要敢于怀疑权威,积极寻找新思路
推动“双创”工作,激发创业活力。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坚持市场主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各类创业投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这是因为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④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只要人们轻点鼠标,花点儿小钱,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能快速得到专业人士的解答。不过,我们在轻松得到答案的同时,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对待知识付费应( )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支持新出现的事物
②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研究新问题
③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认识到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住重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