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的月亮又圆又亮,被人们看成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因而又称“团圆节”,更是中华民族对家庭团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祈盼。透过中秋习俗,我们能够感悟到
①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统一精神 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特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①民族性特征 ②时代性特征 ③先进性特征 ④多样性特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习近平主席致信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寄语各界青年和青年学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下列名言、典故与该寄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相同的是
A. 天道酬勤 B. 协和万邦 C. 愚公移山 D. 同舟共济
“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深入到每个中国人日常伦理中的思维方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
A. 团结统一的精神 B. 爱好和平的精神
C. 勤劳勇敢的精神 D. 崇德弃武的精神
2016年9月4日,中国的艺术家们为来参加G20杭州峰会的中外嘉宾献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从借助高新科技演绎的水上芭蕾《天鹅湖》,到新编民歌《难忘茉莉花》,再到经典《欢乐颂》,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进行着一轮轮的跨文化对话,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这反映出()
①中国文化熔铸了多种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文化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新年伊始,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
①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③实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④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