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运,我国古代思想家有不同论述。《论语·颜渊》中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张“知命”。墨子提出“非命”,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不是先天命定,而是可以通过人力来加以变更的。孟子主张“立命”,强调努力尽人的本分。庄子主张“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王夫之提出“造命”,认识和追寻事物的必然性,人就可以主宰命运。材料中关于命运的各种观点中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是
A. 孔子的“知命”和孟子的“立命”
B. 墨子的“非命”和王夫之的“造命”
C. 孟子的“立命”和王夫之的“造命”
D. 孟子的“立命”和庄子的“安命”
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破解和不可窃听,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这说明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可以认识事物本质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全面分析事物存在的条件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
④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务必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从哲学上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6年杭州G20峰会会际(如下图)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麻,辅以“G20 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桥梁寓意着G20已成力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该会标的设计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是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
C. 创新是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D.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017年3月1日,中国首度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就推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和平、主权、共治、普惠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战略的发布
①奠定了我国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领导地位
②表明了中国成为网络空间的建设者、维护者和贡献者
③展示了我国在网络空间主张正义、维护和平的坚强决心
④推动了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这说明
①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
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③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④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领导者和贡献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