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学有一个“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看来,相信人类会完全理性行事本身就是疯了。下列现象能证明他的观点的是
①消费者追求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②某人宁愿承担10元的手机使用费用,只是为了用手机抢到1元的红包
③当中小投资者买进某只股票后,即使价格已很高,也常常不愿意卖出,结果捂得时间过长,有可能坐了“电梯”,回到买价附近甚至跌破买价
④航空公司愿意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卖掉即将起飞前的十个空位机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近年,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某同学准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题写一篇论文,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作为论据最恰当的是
A. 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扶贫干部把公路修通,实现了产品能下山,百姓能致富
B. 某间商在宁夏投资两亿元建葡萄园,“公司+农户”的形式使得在葡萄园打工的农民工资收入就达到6000元
C. 云计算和智能机器人结合使物流企业在3个小时就能完成100个熟练工人一天才能完成的分拣工作,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D. 加大对三江源守护,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美丽的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近几年,该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管理民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建设新农村,振兴S村,成为该村孜孜求解的课题。
2009年1月,S村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新的村委会集中民智、顺应民愿、凝聚民心、改善民生。S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得到加强,有党性、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在乡村建设中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昔日洼地成了美丽新家园。
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S村旧貌换新颜的原因。
(2)从经济的角度看,S村的成功对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哪些启示。
(3)有媒体评论,S村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样板。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某一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停止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松绑部分现有制裁等内容。联合国安理会20日通过决议,支持伊朗核问题的协议。
材料二 特朗普上任以来多次威胁退出作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重要支柱的伊核协议,英法德等盟友则一致认可维持伊朗核协议的重要性,敦促美国留在协议之中。2018年5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民主党领导人痛斥这一决定,共和党人则称这是正确的行动。英法德三国首脑发布联合声明,对特朗普的决定表示遗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美国政府在伊核问题上政策立场变化并与其盟友产生分歧的原因。
(2)美国的退出是否意味着伊核协议的失效?为什么?
材料一:2018年4月4日,美国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1300余种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即,中国宣布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现假设当年8月1日开始加征关税,加征前后均有价格为33万元人民币的A商品出口到美国,价格为6万美元的B商品出口到中国,且关税税率的调整并不影响两商品的成交价。
| 3月1日 | 8月1日 |
|
| 3月1日 | 8月1日 |
美国进口关税税率 | 15% | 40% | 中国进口关税税率 | 25% | 50% |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 6.8 | 6.6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 6.8 | 6.6 | |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以美元计征) | 7279.4 | A |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 (以人民币元计征) | 102000 | B |
材料二:此次贸易摩擦的原因,既有特朗普的政治诉求,也有限制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相关的产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行业的动荡必定也会影响国内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与美国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企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其它因素,计算表格中A、B 的值,并分析这一变动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2)针对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我国相关商品生产企业应如何积极应对?
《共产党宣言》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这部著作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所蕴含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曾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l70周年,也是马克思200周年诞辰。马克思爱读书,却不迷信权威,就像他曾被黑格尔的理论深深折服,但又在批判中继承,最终从概念辩证法升华成唯物辩证法。由于马克思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但他没有退缩,他说:“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他对目标始终如一。这个目标,不是个人的安乐与享受,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共产党宣言》的价值。
(2)马克思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成长有哪些哲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