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断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1)结合材料和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请你就学校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2)①推广经典诵读,举行诗歌朗诵等活动;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解析】 本题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考生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怀,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进行说明。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推广经典诵读,举行诗歌朗诵等活动;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的力量,体现在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全民阅读”应该重在培养公民的阅读习惯,从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变。光靠强制力量不足以达到“全民阅读”期望的成效,营造“书香”社会才是“全民阅读”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物质力量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    

②人创造和发展文化,又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氛围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自觉学习是提升公民个人文化素养的关键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即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创新成果的理念和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国家的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工匠精神”是解决创新不足的主导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润物细无声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如图,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质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把牛和鸡分在一组;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这说明

A. 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 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 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 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