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灶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狄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透过《除夜》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庆祝民族节日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可以消除各民族文化差异
③能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了美丽,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在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主要体现了优秀文化能
A. 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C. 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
D. 人们总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的各种影响
信天游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当地生产、经贸几乎靠“脚夫”驮运。“脚夫”以唱歌自娱排解劳累寂寞,于是形成了这种曲调优美的民歌。由此可知
A.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D.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习近平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依然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继续向前。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论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从“中国主张”到国际共识,中国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对国际体系的引领作用,正以“一带一路”为标志,得到进一步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赞成 2782 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总则》,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民法总则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和完 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要求,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进一步明确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 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016 年 10 月、11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四川、宁夏和上海,分别召开 4 次座谈会,直 接听取各方面对民法总则草案的意见;印发草案稿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部分院校和法学研究机构 的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在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中,根据党中央决策部 署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原因,并探究民法总则实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