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其中“制天命而用之”包含的哲理是
A. 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规律是普遍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C. 认为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 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人必须服从天命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细胞会逐渐老化,但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红酒、黑巧克力、红葡萄和蓝莓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物质能让老化细胞“新生”,恢复活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的意识促进了客观事物发展
③世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的制作团队辗转全国35个地方进行考察拍摄,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②人民群众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④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的源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实行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这一改革
①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述论断的提出从一个侧面表明
A.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D.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国家强调既要保持
战略定力,又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一主张体现的哲理有
①物质世界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